永明尚翫瓷業位於景德鎮市區東南面距市區約15裡之新都,其所處地域東依珠山區西鄰昌江南為景鷹高速北通羅家機場。該地古時並是繁榮的瓷器貿易中心,永明尚翫瓷業的創立為中國瓷器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其締造者馮斌字明號永明居士。祖籍浮梁人,家譜記載:先祖馮氏宣和時,官拜監察御史。其為官清廉,立下家規,族人不得干政,以免腐化。迫於生計族人只得於製瓷為生。

明初洪武建立御窯時,馮姓族人已是一隻不可忽視的主導力量,此後世代沿襲製瓷技藝。2001年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拜入製瓷世家余永新製瓷匠人門下。

据九江都昌《石溪渡·余氏家譜》記載:明朝時,余氏以“製陶”為生,並經營石溪渡柴窯數百年之久。冯斌在師父嚴格教導下,從搬𣎴(dūn)揉泥到瓷坯成形;從補水燙釉到灰釉配方都在無數次的失敗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在漫長的拜師學藝中苦心修煉自己的基本功,歷經數年專研終於掌握了製瓷的各項基本工藝。

2005年,開始了獨立研製瓷器材料和創新設計新器型的艱難歷程。耗時十年時間改良瓷土配方,製作具有自己特色的器物品類,經過了一系列的完善之後,於2016年成功創立“永明尚玩”瓷器品牌

永昌嘉土 自知者明
尚品之物 君者珍玩
永明尚玩瓷器以华夏三千餘年瓷文化背景為依託,立足于瓷都千年制瓷技艺為基點。秉承明清兩朝六百餘年官窯瓷器生產工藝之品質。以“永昌嘉土;自知者明;尚品之物;君者珍玩”十六字理念为宗旨創立的瓷器品牌文化。製瓷原料均采用传统工艺瓷石開採後,经天然暴晒、粉碎、研磨、淘洗、精炼等数十道工序提取。瓷器均為纯手工拉坯成形,所有裝飾圖案紋樣,都先畫稿定樣後,再經由經驗豐富的專業畫師畫於坯體之上。


所用青花皆取法自然,以天然鈷石為原料經數十道工序後,再進行調配試燒,直到青花髮色沉入胎骨方為滿意的標準。所用釉料皆為天然生長植被在季節交替時采回,燒灰再歷經數年陈腐後,又經歷數月攪拌沉澱後才能入釉。

每一件瓷器都是泥坯狀態下,整整齊齊的裝入匣缽中,放入百担以上大窑內,取一千兩百八十攝氏度至一千三百攝氏度之間的窯溫環境內。以马尾针松木材为燃料,在二十四小時至三十六小時煅燒后,再經近百小時冷卻方能出窯方成一器。


永明尚玩瓷器的設計與製作,遵循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为原则,以体现审美价值为前提,增加瓷胎厚度即提高抗撞击性,又提高使用寿命,还能让使用者可以感受我華夏瓷文化之份量。永明尚翫瓷業生產的器物由於製瓷原料皆取之于自然烧成后胎体坚硬质密釉下青花发色青灰淡雅釉面温和莹润可彰显君之品味。

